由你网

查看: 6269|回复: 1

[新闻讨论] 中山大学校工权益调研报告———“寻找大学的良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1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由你网,收获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由你

x
调研简介

  今年4月9日下午,有同学在微博上爆料中大东校区慎思园七号发生了男同学掌掴宿管阿姨的事情:两名男博士在张贴活动海报时,因海报超出规定大小,遭宿管姐姐阻止,双方争吵,其中一男博士动手打了宿管一巴掌,虽然最终在学校的介入下,打人的同学向被打的宿管阿姨道歉,并取得谅解,但这件事还是在微博和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谴责打人行为的同时,我们也开始留意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他们是宿管,保安,清洁工,送水工,食堂工人等,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在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里安心学习,我们的生活才会便利有序。

  那这些校园工人的生活工作又是怎么样的呢?中大北校区的一位同学在班级团日活动时,帮一位清洁工阿姨抹窗,在交谈中得知阿姨已经在北校工作了13年之久,十三年来一直负责宿舍的卫生清洁工作,但每个月只有1300元,还不包住,在广州很难维持生计,因此除了白天的工作,晚上还需要出去打钟点工,由于当初学校给买了养老保险,管理层会吓唬工人:如果辞工的话,这十几年所交的保险就白交了,这十几年的辛苦工也算白干了;并且对于他们来讲,转让社保比较麻烦;所以就算现在工资低她也没有辞工。阿姨还说以前归学校管的时候,学校有承诺每两三年提一次工资,但现在外包给了物业管理,新老员工就一样的工资水平了,工资也就没得提了。北校区现在这样的清洁工有四十多人,每天工作量大,挺辛苦,也曾经向上反映过工资问题,但是管理层以炒鱿鱼威胁,最后不了了之,以后也就没人再提工资的问题。由于工资太低,工作量也很大,现在北校区很难招到新的清洁工,新来的做不了几天就辞职走人。

  得知这些情况后,一些同学觉得应该全面了解一下中大校园工人的问题,于是我们十几个共同关注校工的同学偶然凑在一起成立了一个调研小组,通过对中大的广州三个校区:东校,南校,北校三个校区的校工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进而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并形成了此校工权益报告。

  调研数据

  此次调研共发放、回收问卷108份,深入访谈32人,涉及中大东校、南校和北校三个校区的宿管,清洁工,保安,送水工,食堂工人,其中受访者中宿管工人占26.9%,保洁工人占26.9%,食堂工人占26.9%,保安占19.3%。在全部受访对象中:
  93%的工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7%的工人未签合同;

  43%的工人与学校后勤集团签订劳动合同,48%的工人与校外物业公司签订合同,4%的工人与其他公司或私人签订合同,5%的工人不清楚自己与谁签订合同;

  67%的工人清楚合同内容,33%的工人不清楚合同内容;71%的工人购买社会保险,22%的工人未购买,7%的工人不清楚是否购买;

  69%的工人表示当自己权益受损时,比较容易找到管理部门处理,31%的工人表示难以找到管理部门处理;

  55%的工人认为管理太严格,不人性化,45%的工人表示接受现有的管理方式;

  14%的工人知道所在部门有工会,44%的工人表示所在部门没有工会,42%的工人表示不清楚是否有工会;
  20%的工人表示工会曾组织过相关活动,53%的工人表示工会没有相关活动,27%的工人不清楚工会是否有活动。
  工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9小时,每月平均实际收入为1770元,每月平均实际支出1182元,31%的工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表示满意,69%的工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水平。
  具体而言,三个校区保安、宿管、清洁阿姨由于分属不同的公司,实际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工资收入也有差别。

  东校区情况

  宿管:1680元/月,扣去238.1元的社保,实际收入为1450元左右。两个人一岗轮班,上白班的从7:30-17:30工作十个小时,上晚班的从晚上17:30-第二天7:30工作十四个小时,每周轮一次,休息一天,节假日一般没有假放。

  保安:工作分为白班、夜班,每班12小时,白班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中午吃饭只有几十分钟,每天要站近11个小时,工作很辛苦。每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为2300-2400元。

  保洁:清洁阿姨由于工时比宿管和保安稍短一些,所以月工资只有1320元,如果每个月扣去社保238.1元,实际拿到的只有1080元,所以清洁阿姨很多会选择不交社保,因为扣完社保,工资太低,又怕中途辞工就会作废。

  食堂工人:一饭堂和四饭堂属于学校后勤集团管理。二饭堂外包给都城公司,三饭堂外包给瑞氏集团,两食堂假期工资发放存在问题。各食堂情况不一:其中,后勤集团也有用工不合理状况,而三饭堂(瑞氏)存在普遍不给工人上交社会保险费和工资计算笼统、不透明的问题。

  北校区情况

  宿管:基本工资1300元,另缴社保238.1元,实际收入基本在1300~2400元之间。每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每天7个小时,每个月加班补助为60元。

  保洁: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7小时,基本工资为1300元/月,算上补贴、奖金和加班费,扣除社保后,大部分工人每月实际拿到手的工资约为1300元。

  保安:每周工作六天,每天8小时,扣除社保后的月工资在1800元左右,

  食堂工人:基本工资900元/月,。每天加班6元/小时,休息日加班一天60元左右。寒暑假不上班的话只有900元的工资。算上各种补贴与效益津贴,扣除社保后,每月到手工资有1800-2000不等。

  南校区情况

  宿管:基本工资为1300元/月,实际收入约为2000元,部分宿管每周工作是按“6+1”的工作制,“6+1”指周一到周六是正常工作时间,周日是加班,如果宿管不提出请假申请,就几乎等于每天都要上班。多数宿管可以说是全年无休,仅有寒暑假各一周的休息时间

  保洁:每人每日需要负责清洁6000多平方米的范围,每天上午八点前,下午两点半前必须将校内的清洁搞好,因此工人们每天要早起,特别是在下雨天,有的清洁工在凌晨3、4点就起床开始打扫。清洁工实际收入在2000元以内,由于工资普遍偏低,因此多数清洁工会花3~4小时做钟点工。工人住房房租为25元/平米,与校外相比,相对便宜,但面积小,每家不够10平米,光线不足,环境差;校外住宿的生活压力便更加大,开支大部分都超过了工资收入。

  送水工: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中午没有休息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但是买菜、做饭都是要自己负责,所以时间都很紧迫。收入全部都是靠送水提成,不做就没有钱,因此他们都是一周七天都来上班,全年无休,一些法定的节假日就会有三倍工资,即一桶水提成3块,但周末则照常一块一桶。

  食堂工人:基本工资每月900元,200元临时生活费;100元生活补助;80元全勤奖;高温补贴本应给150,只给了100元。每天加班6元/小时,休息日加班的话加班费仍然是6元/小时。寒暑假不上班的话只有900元的工资。

  调研发现

  (一)繁重的工作,低廉的工资,体面的生活在哪?

  ◆工作时间与劳动价值不对等

  在整个调研结果中,校园工人的工作时间平均为9小时/天,显示工人在法定的8小时日工作时外普遍承担着加班工作。而在几类经常加班的工种的工人的访谈过程中,发现较长时间的加班下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时也并未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

  东校区的调研显示,东校区的葆力物业下的工人(宿管、保洁工人、保安)以及瑞氏集团下的工人的工作里,是没有加班费概念的,只有一个笼统的数字。宿管工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为两班倒,上白班的从7:30-17:30工作10个小时,上晚班的从晚上17:30-第二天7:30工作14个小时。每个月休息四天,所以每周可以有一天休息时间。很多宿管选择将休息时间积累在一起休,有时也会被主管逼着放寒暑假的时候才休假休息。而额外多出的2~6个小时的加班时间没有一个合理、透明的回报,每个月仅仅以笼统的1680元的工资给予工人。保安的工作时间也为两班倒,每一班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十五天轮换一次,雇佣单位给出的加班费大约950-1050元,而这却低于最低小时工资的算法(加班工资要算1.5倍或2倍工资)

  南校区的调研显示,部分楼层宿管每周工作是按“6+1”的工作制(“六天上班和一天加班”),这也意味着几乎是没有休息时间。在单栋的宿舍公寓楼,由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每人轮流值班一天,工作时间长达24小时。

  南校区的食堂工人有很多需要早上3点半就起床做点早餐。而在这样的时间点进行工作丝毫没有体现在他们的工资上,他们很多人只能拿最基本的工资。他们每天都要加班,但是加班费却只有6元每小时,比正常工资还少一半。

  北校区的调研中同样发现,校道保洁工人工作时间按规定从6:30开始,而由于较大的工作量等原因保洁工人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得开始工作了。

  ◆工资低、不透明

  校园工人的工资普遍偏低,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每个月的实际平均收入约1770元,每个月的平均生活支出约1200元。由此对比可见,校园工人的收入并不能很好的维持一个个体的体面的正常生活。并且在混乱的加班制度中,工人加班并没有获得一个合理的报酬。

  我们发现,各校区每个工种的工资计算很笼统。例如东校区三饭瑞氏集团公司不分加班费、补贴等等,完全只凭窗口的收益来提成。每一个窗口相当于一个二包项目,经常是由瑞氏公司外包给一个家庭个体户。但是公司不提供劳保用品,不买保险,不给补贴,只看这个窗口的卡机里卖了多少钱,工资水平在2000-3500之间不等。另外一个问题是工人们的工作时间,他们几乎每一天都要工作,从早上7:00-14:00,然后从16:00到晚上22:30才能收工,加起来每天平均工作十一个多小时。现在仍有12个人为瑞氏集团公司直接的雇佣工人,他们的工作时间也和其他外包出去的工人差不多,但是工资只有平均1500元左右,由基本工资1300元与100元奖金和100元补贴组成。

  按照广州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1300元来算(备注:本调研主要是在四月份完成,而上个月工人沿袭的标准应该以1300元来算),以每天加班两个小时工作达10个小时的宿管为例进行计算,应得工资是(按照一个月30天,8天周末,每周工作六天来算,下同):

  每个小时最低工资为:1300/22/8=7.39元/小时

  1300(基础工资)+22*2*7.39*1.5倍(平日加班工资)+4*10*7.39*2倍(周末加班工资)=2378.94元。而实际上宿管所拿到的月工资约1680元,除去社保剩下1450左右的实际到手工资。

  而同样算法得出,工作12个小时的保安的工资应得:

  1350(基础工资)+22*4*7.39*1.5倍(平日加班工资)+4*12*7.39*2倍(周末加班工资)=2989.92元。而实际上保安所拿到的月工资约2300~2400元。

  而且针对保安工种而言,已经违法了《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普遍所有工人都只知道自己每个月最后到手的工资是多少,而并不清楚自己的工资组成,包括具体的加班费、岗位津贴等,也不清楚该如何计算自己的工资。工资呈现状况普遍存在不透明现象,每个月的工资有时多有时少的情况让工人颇为困惑。

  调查同时显示:31%的工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表示满意,69%的工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水平。

  ◆假期工资发放违法

  每遇寒暑假,当随着学生放假学校的部分校园工人也会停工。然后他们的报酬如何计算呢?按照《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劳动者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校园工人因为假期而导致的停工当属非劳动者原因,而我们调查发现:

  东校区食堂中:放假时只需要一个食堂供应餐饭,四个饭堂四年轮一次。没有轮到即不用工作时的工资:一饭堂四饭堂,隶属于中大后勤集团,暑假、寒假是拿基本工资加一点补贴。相当于是一个月900元加上200元补贴,共1100元。而二饭堂都城,是给每一个工人5元/天的补贴,暑假虽然比寒假要长,寒假时会给一点过年的奖金,总的来说,放寒暑假都大约只拿到200-300元的补贴。没有基本工资。三饭堂(瑞氏)和二饭堂(都城)一样,寒暑假时没有基本工资,也只有每天几块钱的补贴。

  同样,在南、北校区的食堂工人访谈得到,寒暑假期间,若食堂没有营业,每个工人只能得到900元的工资。

  按照广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四月份前为准,调研完成于四月),不应低于1300元/月。而中大后勤集团及瑞氏饮食、都城公司均未能合法履行法律规定。

  ◆“用脚投票”下的不满

  调查显示,31%的工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表示满意,69%的工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水平。“不满”是后勤工人的普遍现状,但是大多数人都只能忍气吞声。在访谈中,工人往往会向我们抱怨,一方面是就算向学校反映了,学校也拖着不解决,有的问题反映了好几次也没人管,另一方面是反映之后工人可能会遭到报复。

  所以“用脚投票”成了校园工人抗争的一种方式。

  据北校保洁工人反映,早在2011年就有北校中大物业曾表示不愿意给清洁工继续购买保险,后保洁工集体罢工约一周,并到物业公司表达诉求。经协商后物业同意继续购买保险。2012年东校的保洁和绿化工也以工资低为由想要集体与物业公司打官司,虽然之后这件事被压了下来,但为他们自己争取到了购买社保的权利。同时东校的保洁工也曾因工时与其他学校比更长,经清洁阿姨们的抗议后,工时便固定下来,为7个小时。

  本次调研中同时发现,在北校区、东校区的保安普遍表示流动性较大。北校区:年轻的保安干不长久,辞工的原因主要是工资水平低,未能满足他们的生活要求;东校区:保安工作是最累的,故入职是最简单的,但流动性也大。

  此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宿管在工作中反映:长期的夜晚开门,经常导致自己精神恍惚,同时眼睛酸痛。但是又没有办法,只靠学生们的自觉才能改善她们休息条件。而休息状况比较严重的是大四学生住的“毕业楼”的宿管,大四学生没有课业但聚会多,部分学生晚上回来得很晚,有时宿管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二)混乱的用工制度,损害校工利益的外包公司葆力物业

  本次调研问卷中发现,93%的工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7%的工人未签合同。而其中43%的工人与学校后勤集团签订劳动合同,48%的工人与校外物业公司签订合同,4%的工人与其他公司或私人签订合同,5%的工人不清楚自己与谁签订合同。而在与工人的深入访谈中,当问及具体雇主是中大后勤还是外来公司,部分工友仍是表示难以分清。

  而我们发现,具备明显的与中大后勤集团存在外包服务关系的珠海葆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外包承担了中山大学东校区的包括来自保洁、宿管以及保安等三个工种的所有校园服务。而校园公共服务外包下,从葆力公司对工人的管理以及工人待遇等方面,通过葆力公司的员工给我们的信息中我们还是发现了许多严重的管理以及损害校工权益问题。外包公司的用工不合理在哪?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渝。

  ◆外包下的工资压榨

  从调研数据显示,宿管的工资很统一,每月工资为1680元,扣除每月238.1元的社保医保后,最后实际拿到1450元左右的工资,而她们的工资很笼统,既没有算加班费也没有补贴或者奖金。加班的费用在周末、节假日是否是按法律规定的发两倍、三倍的工资也就不可而知了。工资计算充满不透明现象(前文已阐述),

  保洁工人每个月工资1320元,刚过最低工资标准线1300元,扣掉了社保以后就只有1080元;保安薪酬为2300-2400元,其中基本工资为1350元,但这个是相当于8小时工作制而言,每天工作12个小时,而那多出来的4个小时工资(实为“加班费”,但被访保安对此没概念,认为每个月拿的2300-2400元就是自己的基本工资)则在950-1050元之间。

  在葆力公司下,校园工人并不清楚自己的具体工资组成,加班计算更无法得知了,每个月貌似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收入并没有真的符合《劳动法》中最低工资的规定了,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劳动法》中规定,不计算加班费、补贴等各项金额,按照五天八小时的工作制最低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在前文中“工资低、不透明”一节已经计算得到,葆力物业的工人实际每月应得的工资应该远超现在的实际收入。



  ◆严苛的管理、任意加大的工作量

  调查显示,在公司管理制度方面,55%的工人认为管理太严格,不人性化,45%的工人表示接受现有的管理方式。在与葆力物业下面的三个工种的工人访谈的过程中,工人普遍反映公司的管理苛刻,尤其是宿管以及保安群体。保安中表示,平时会有包括班长、队长甚至主管来监督自己工作,而部分工人工作期间甚至站立超过11个小时,大部分人认为管理非常严格,工作强度很大。宿管表示:管理规则很多,要求她们不能做自己的事,接听电话不能超过三分钟,眼睛要盯着进出宿舍的人们。另外还要求的“立式服务”是指在人多时如三餐的时间,宿管需要站着来监督来往的人群。

  在工作量方面,清洁工自身的工作量本就较大,有时还会因岗位缺人而被主管任意安排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并且没有额外的工资补偿。例如说清扫一栋楼的阿姨有时会因为另一栋的阿姨请假被要求将两栋楼一起清扫干净;专门清扫马路的工人辞工以后,清洁阿姨们被安排下班后再集体去清扫马路而不是重新雇工;一栋教学楼里本是四个人打扫的工作因为人手短缺,只能由两个人干四个人的活,工资还没有一点提高。然而清洁工人从没有获得过与增加的工作量相应的任何补贴。

  有一个事例:公司的绿化工人短缺,公司也不及时聘人,而是强迫清洁阿姨去宿舍楼外面拔草,拔了一个夏天。每天她们下午1:30就上班做清洁,3点再去顶着烈日拔草,补贴费从没听说过要发。阿姨自己都说,“那时觉得自己不像人,像牛,被公司那样对待。”

  工作量的增加普遍由主管任意加多,且没有一定的补贴协议。

  此外:工人的高温补贴是2012年开始发的,但是高温补贴是劳动局发的,一般都是6-10月这五个月发放150元/月的补贴。但是葆力公司拿到了劳动局给的补贴费,但却给工人们按天计算补贴,只有在当天气温超过了33摄氏度才算有,所以校工们的补贴费减到了六七十元每月左右,再加上轮班的宿管和保安上晚班时也不会算上,所以补贴费少时低到了三四十元每月。这样的事在其他的公司或工厂是很少听到的。



  ◆社保医保的困境缘何?

  访谈葆力公司的工人时发现,有部分工人出现没有缴纳社保医保,而公司则是让工人自主决定是否缴纳社保医保,而缘何有工友并不想缴纳社保呢?
  保洁工人中,有部分阿姨表示每个月只有1320元的工资,工资太低如果缴纳保险的话就只剩1080元,生活会更加难过;所以她们选择不交保险费。此外,保洁工人反映,葆力公司还规定年龄超过50的、绿化工中的外地人也不能交保险。保安群体中,由于普遍存在的流动性大的问题,部分保安并没有长期工作的打算,故同样没有购买社保医保等行为。

  并且据一位工龄较长的保洁工人反映,过去葆力公司是都不给她们买保险的,在去年六月份保洁员与绿化工集体抗议、争取她们购买保险的权益之后,公司才开始给她们买保险,并且她们可以选择补上从上岗以来未交的保险费,但是补交的保险费用也超过当时需交的保险费。

  社保医保本是一个劳动者获取健康保障的一种保险方式,而从工友的反映中,部分工友却会因为工资低、外地人歧视以及流动性大等原因而并不愿意或者不能购买社保医保。相比之下,后勤集团直管的校工群体则基本都缴纳了社保医保。

  (三)工人的组织——工会何在?

  在百度百科里,工会是这样定义的: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工会组织 成立的主要意图,可以与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在《工会法》第10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由此可见,我国法律规定企业是必须要建立工会的。

  而在这次校工权益调查当中发现:

  ◆工会认知度低

  虽然学校有工会,但校园工人的劳动关系在后勤集团或劳务公司,不能加入学校的工会系统,在所有受访校工中,只有14%的工人表示其所在部门有工会,86%的工人表示没有或不清楚是否有工会;而在有工会组织的部门中,只有20%的工人表示工会曾组织过相关活动,80%的工人表示不清楚,也没有参加过工会组织的相关活动。
  ◆工会职能缺位

  调研发现有31%的工人表示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难以找到相关管理部门处理,工会本应是工人的组织,代表和维护工人的利益,但现实的情况是工人对工会的认知度很低,更不会去主动加入工会,通过工会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我们的呼吁——重拾大学良心

  大学,应该是一个共融与互助的共同体社群,而在这里,不仅仅是只有学生与老师,我们不能够去忽略,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生活的另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群体——校园工人。在我们眼中,他们可能只是提供校园服务的存在,然而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组成大学社区的一个共同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一所大学都无法保障在这个社区里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个体的合法权利;如果,一所大学在倡导着公正的社会规则来教育这里的学生,却没有做到给予每个个体以公正的回馈,那大学的良心与责任何在?在校园里默默存在的不为人所关注的这个校工群体,他们的待遇与境况正是在考验着大学的良心!

  而我们看到,我们的中大并没有很好的做到!

  作此调研,只为重拾大学良心,我们真切呼吁:

  工资层面:

  希望学校重视校园工人的工资水平,根据市场消费水平及最新广州最低工资标准合理调整工人工资水平,尽可能保障校园工人最终到手工资为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0%~20%以上。
  请学校后勤及物业保证工人工资透明化,保障每一个工人了解工资水平,每个月规范发放工资条。

  工时层面:请学校规范化用工用时,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切实维护工人基本权益。严格以超过部分工时加班费的规定标准来计算(按照广州最低工资水平),调查惩罚违规部门,保障工人最基本的加班薪酬保障。

  管理层面:请学校规定后勤及葆力物业公司等勿随意增加工人工作量,需要提前与工人协商并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补偿回报安排,而不是以自愿加班等名义损害校园工人利益。

  葆力物业方面:请学校考核外包公司珠海葆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否做到切实保障工人权利,工资工时是否合理,请严格审核、监督和规范物业工作!

  社会保险方面:请为所有的校园工人买上社保,包括现在还未买社保的有部分清洁工、东校绿化工人、东校三食堂瑞氏集团公司工人等。

  工会层面:请学校开展向工人普及工会等常识的活动,同时监督物业是否有完善的工会结构组成,如果没有,请学校督进工会工作。建议由工人自主组成工会为工人服务,丰富工人生活维护工人权益。

  同学方面:请大家不要将校工这一校园群体边缘化,平时举办活动可以考虑邀请一些工人参加,亦可为校工举行一些专门的活动,善待校工,共同推动校工融进我们的校园。

  我们的行动

  最后,我们正式声明:

  鉴于整个中大校区(东、南、北校区)普遍存在校工权益受损并没能得到合理改善的状况,我们小组——中大校工权益关注组 即日起正式成立。并将以小组团队形式持续关注并跟进校工权益事件,监督学校后勤中心以及外包公司的常规工作,请学校及物业集团及时回应本次小组调研报告中反映的校工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行动与努力进行监督与推进:

  1、向学校正式递交本次调研报告结果,请求回复;

  2、向学校同学公开本次调研报告结果,并呼吁学生一同关注校工权益问题;

  3、组织校工权益研讨会、读书会、观影会,从身边行动开始关注校工权益。

  后记

 本次调研源于我们偶然对校园工人群体的关注,以往的我们总习惯于仅仅去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同情,却没有真正对他们的处境真正的关心。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面,一片蓝天,两个天地,我们彼此相见,却形如陌路,我们是两个几乎完全隔离的群体。
  生活的艰辛、工作的繁重、待遇的不公,无疑,他们是一个失语的群体。这一次,我们不想再停留于口头的呼吁,因为我们知道,这对他们生活处境的改变没有任何用处。我们需要去走近他们,走近这个被忽略的隔离的群体,去寻找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作为学生我们是时候该为他们做点什么了。

  前校长黄达人一句“善待学生”让我们动怀,这一次我们同样呼吁:“善待校工——那些艰难生存默默劳作的人们”。但善待,不是简简单单口头上的言说,也不简简单单是报告上纸张文字的呈现,而是校园工人权益实现真正的保障。我们希望,这一次,能与中大的同学们一道,我们一起关注、跟进校园工人,让我们美丽的母校更加人性!我们希望学校能听从我们的建议,后勤中心真正行动起来,回应调研报告反映的问题,回应工人的需求,我们期待彼此有个良性的互动!

  我们期待!

  这一次历时一个多月的调研,跨度广州三个校区,可能并不完全全面,但是我们认真地收集了数据。人力有限,或许有不全面的信息,欢迎指正。这里呈现的更多的是校园工人们生存的情况,同样我们曾主动尝试与后勤中心的人员进行访谈希望深入了解用工情况,但却未获回复允许,实属遗憾。

  在此,致敬我们最可爱的校园工人们!

  ——中大校工权益关注组

  2013年5月26日
  附:部分访谈者的感想

  做完所有的这些调研,我在想,为何我们生活在同一城市的人的生活境况竟然如此不同,为何与我们同在一个社区的人竟然能忍受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不知道我们这一次能不能为他们真正做到什么,但是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先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况是第一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令人痛心的案例,虽然没有很大的力量能帮到他们,但是首先倾听就是一个对他们的尊重。同学,你听到了吗?

  ——阿冰

  我曾经访问过一个保安,五十多岁的他还有十多年退休,家里供养着两个小孩,其中一个正在上大学。面对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句:“没用的,只能这样的啦……”在学校的制度桎梏与生活的现实束缚下,他默然承受了一切,忍气吞声的生活就是安稳。没有所谓平等合理的待遇给他一个活得更加精彩的基础;没有所谓适量宽松的工时给他一些陪伴家人欢乐的时光;没有所谓敞开大门的工会给他一个争取自己权利的机会。面对来自学校和外包公司的压力,他们沉默了。为了生活没办法不接受这一切,而我们,作为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子,更应该拾起属于大学应有的良心,在我们给他们以更高尊重的同时,更要让学校能够看到现在校工们生存的境况,关注校工的权益,最后为校工们谋一份真正的安心与安稳。

  ——小骢

  真诚能感化人。我们与校工之间不是雇佣关系。也许大家以为,我们交学费,读大学,他们拿工资,在学校做工,我们与他们没有关联。但是其实不是呀,教室干净的环境是清洁工创造的,乱扔在桌上或抽屉或地板上的垃圾是她们帮同学收拾的;宿舍的管理有宿管阿姨;校园里的安全由保安提供保障。他们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为何却成了互不相识、毫无交流的两个陌生群体呢?

  ——大布

  调研结束后,遇到认识的校工都会打招呼了,也开始微笑面对不认识的校工。一声“早”、“你好”、一个微笑、一个招手其实都是简单的动作,不需要花费超过2秒的时间。这一两秒的眼神交流就足以在双方心里洒上一米温暖的阳光呀。何必吝啬呢?人与人的温情能消融多年凝结起的冰山。学生与校工,本来就不该站在对立或者是平行、互不相干的格局中。从做到起码的尊重开始,不再待他们如死物。只有开始拥有关怀的心,才可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小七

  这一群体与我们朝夕相处,他们中很多人在这个校园里生活的时间比我们要长得多。但却常常是被忽略的存在,是被边缘化的群体。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日复一日地为我们提供着服务,拿着最为微薄的工资,在这个大都市里艰难的活着。还要支撑他们远方的家,他们也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节省车费,不少的人已经好几年没能回一趟家。他们也从未敢要求过体面的生活,他们只希望付出的能得到合理的回报。他们的年龄,与我们的父母相仿。如果你爱你的父母,也请多尊重他们的劳动,多体谅。问到阿姨对学生们有什么希望的时候,阿姨说,同学们要是能的话请尽量把垃圾都放到垃圾桶里。

  善待校工,这一点该不难做到。

  ——老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的十几名本科生,做了一份一万多字的调研报告寄去了校长办公室,向校领导陈述他们历时一个月对学校的校园工人生活情况做的调研,结果“不太美好”。调研报告在学校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但一个月过去了,学校一直没有回复他们。

  “引起关注”只是一个开端,发起人祥子说,“我们肯定会在这个问题上死磕到底。”

  “尽管他们每天都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来自何方,更不知道他们的家庭和生活,因为我想:这与我何干?我看不惯教学楼的清洁工拿扫帚直接伸进抽屉里扫垃圾,觉得很不卫生,想投诉他们。”

  阿志是中山大学校工权益关注组的成员之一,在参加调研之前,他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对校园工人这个群体从未真正留意过。但是,一次偶然的聊天,改变了他。

  另一个世界

  那天,阿志参加了班里的团日活动。活动很简单:帮清洁工阿姨擦窗户。他一边抹窗一边和阿姨们聊天,第一次听到了她们的故事。

  当天晚上,阿志回到宿舍,写下了这段故事———

  李阿姨是湖南人,在中大做了十几年的清洁工,每月工资1320块,扣除238块钱保险,真正到手的就1080元。为了维持生计,她晚上还要出去做钟点工。李阿姨有一儿一女,刚出来工作没几年,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给家里的支持很有限。她的丈夫得了癌症,两人的生活全靠她一人独力支撑着,一个月就得花3000多元,还欠着医院好几万的手术费。

  跟李阿姨的这次聊天,对阿志的触动很大,他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做点什么。“汗水的背后,却没能得到一个合理的报酬,甚至还要忍受一些不公的待遇。知识的缺乏,自身力量的薄弱,以及对权力的恐惧,使得他们噤若寒蝉,几乎从没人敢对自己受损的权益提出诉求,即使有人提出,也往往石沉大海。”阿志在微博上写道。

  阿志跟身边几个同学提及此事,没想到他们也早有关注,当下一拍即合。今年5月中旬,阿志他们注册了一个微博“中大校工权益关注组”(下称“小组”),宣告了小组的成立。

  这十几名本科生用一个月的时间,发放、回收问卷108份,深入访谈32人,涉及中大东校、南校和北校三个校区的宿管、保安、清洁工、送水工、食堂工人。调研中他们发现,学校的校工存在工作时间与劳动价值不对等、用工制度混乱等问题。工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9小时,每月平均实际收入为1770元,每月平均实际支出1182元,31%的工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表示满意,69%的工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水平。

  行动

  一个月的调研后,小组写了一份长达一万多字的报告《中山大学校工权益调研报告———“寻找大学的良心”》。

  关于“良心”,他们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一所大学都无法保障在这个社区里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个体的合法权利;如果,一所大学在倡导着公正的社会规则来教育这里的学生,却没有做到给予每个个体以公正的回馈,那大学的良心与责任何在?在校园里默默存在的不为人所关注的这个校工群体,他们的待遇与境况正是在考验着大学的良心!”

  5月26日,小组在学校内召开“发现校园的另一个群体”分享会,来自化学与化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特意来旁听,并递上他们在珠海校区所做的“非教职员工工作生活状况调研报告”。一名白云区的环卫工人慕名而来,称赞学生:“我很钦佩现在的学生能关注我们这样的社会底层人。”微博上,有法学院的学生说:“中**律诊所的师生们此前就一直努力为维护校工权益而努力,这次有同学呼吁关注校工权益真的很好!”

  5月31日,他们写了一封5000多字的“致校长的一封公开信”,并将该信送到了校长办公室。

  6月12日下午,中大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大二学生万青,访谈了宿管。拿宿管的工资待遇对照《劳动法》时,她发现存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地方。于是向校长办公室申请信息公开。

  6月13日,小组的发起人祥子寄出了3封挂号信。两封是寄给广州市总工会和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恳请广州市总工会调查全广州市各高校单位校工用工状况,监督、惩处违法行为。

  另外一封是写给和校方合作的葆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开信,调研小组认为这家公司严苛的管理、混乱的用工制度损害了校工权益。

  6月17日,广州市总工会给祥子来电,表示感谢中大同学对校工权益的关注和对工会工作的支持。他们也希望劳资双方、学校同学们以法律为基础,用法律工具来捍卫职工权益。但因中山大学为省属高校,属广东省总工会管辖,不属于他们权责范围。

  6月23日,“中大后勤集团”在微博上回复了小组,解释后勤集团不存在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为;部分员工可能对最低工资标准政策理解有误等。“请同学们客观、全面、正面了解信息和报道情况。”小组随即反问:“若你本身都没做到合法用工,还要求学生正面报道?”之后,中大后勤集团再无回音。

  坚持

  在此过程中,一直缺失的是校方的回应。从5月26日向校长办公室寄信至今,校方一直没有以任何方式回应过小组。

  在5月23日,小组在他们的微博@中山大学校工权益关注组上预告了“发现校园的另一个群体”分享会,中山大学的官方微博@中山大学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附评“善待学生,也要善待校工。他们是一个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让我们一起走近T A们,了解T A们的世界”。但随后不久,这条微博被删除。

  “学校号称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乐意倾听我们的声音。但现在寄信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却石沉大海,我们不得不感到失望。”一个月来,祥子每天都在焦虑等待。

  6月28日,小组在微博上呼吁:每一个参与的同学能自己制作一个小“良心”物件(如:硬卡纸裁剪成心形),送呈至校长办公室。以此来催促学校正视他们的诉求。虽然这一“送良心”行动最终因多种原因被取消,但祥子表示,“引起关注”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肯定会在这个问题上死磕到底。”他希望接下来学校能组织后勤、物管、学生、校工等一起共同讨论校工权益保障问题,共同研究保障校工权益的解决方案,小组还将继续深入做关于校工的调研。

  声音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重庆:其实中大后勤集团也很想关心校工,希望有学生团体与之对接,让学生参与,这是实打实的德育。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学生能够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这是个值得肯定的好事情,也正是中大有这样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产生这样一批好学生。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安娜:学生通常一开始发现问题很有热情,要持续做下去需要长久的耐心和动力,而且需要争取更多利益相关方参与,比如得到在学校里有分量的领导支持,得到校工组织代表支持。后面的这些工作才最难做,希望他们有毅力坚持下去。

  小组成员阿冰:不知道我们这一次能不能为他们真正做到什么,但是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先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况是第一步。虽然没有很大的力量能帮到他们,但是首先倾听就是一个对他们的尊重。同学,你听到了吗?

  小组成员大布:也许大家以为,我们交学费、读大学,他们拿工资、在学校做工,我们与他们没有关联。但其实不是,教室干净的环境是清洁工创造的,乱扔在桌上或抽屉或地板上的垃圾是他们帮同学收拾的;宿舍的管理有宿管阿姨;校园里的安全由保安提供保障。他们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为何却成了互不相识、毫无交流的两个陌生群体呢?

  “如果,一所大学在倡导着公正的社会规则来教育这里的学生,却没有做到给予每个个体以公正的回馈,那大学的良心与责任何在?在校园里默默存在的不为人所关注的这个校工群体,他们的待遇与境况正考验着大学的良心!”

  ——— 中大校工权益关注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由你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由你|网站地图|友情链接|无图版|手机版|由你网

GMT+8, 2023-3-21 13:38 , 0.045765 s, 20 queries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04号


京ICP备17051358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